智能制造與數字工廠技術實驗室(Lab of IMDFT)面向國內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工業設備聯網、網絡物流平臺、嵌入式檢測裝置、數據挖掘分析、機器視覺檢測等領域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并承擔相關工程項目的設計開發,實驗室與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益海嘉里秦皇島金海糧油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著名企業有著長期的合作。研發團隊主要由研究生和優秀本科生組成,是學院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實驗室的一系列成果如數控機床信息可視化系統、鑄鋁輪轂三維激光掃描儀、物流服務預約交付網絡平臺等,已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信息網絡、機器視覺伺服、模式識別等方向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工作。主持設計完成“金海糧油訂單交付預約服務平臺系統開發”(2017年),“金海糧油油脂限量裝車改造流量自控系統開發”(2015年),“鑄鋁輪轂機械手銑毛刺測控軟件開發”(2015年),“提高豆粕產成品自動化(其中包括:自動包裝、碼放、裝車、發運、管道輸送)”(2014年),“產成品出料自動機械手碼箱項目的培訓工藝及使用操作和維護技術培訓”(2013年)等多項企業課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多篇。做為指導老師,多次獲得東北大學本科生重大科研項目立項等資助,指導學生多次獲得大學生科創比賽的國家級獎勵
制定行業標準。今年7月1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無堂食外賣經營服務規范》(下稱《規范》)正式實施,這是全國首個針對無堂食外賣行業的團體標準。該標準從明確無堂食外賣等關鍵術語、從業者準入門檻、食品加工制作、外賣配送、網絡餐飲服務平臺職責等方面對無堂食外賣經營服務進行了細致規定。
數字教材建設,尤其是職業教育數字教材的建設,要建立多方責任主體的協作開發機制,以職業院校為主體,協調出版單位、數字技術公司、網絡平臺、行業企業等相關責任主體,明確目標、統一行動,為數字教材建設提供保障。在具體分工上,職業院校負責框架設計和知識體系構建;行業企業負責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和典型工作任務與真實生產項目的融入;數字技術公司負責立體化呈現和網絡平臺的技術開發;出版單位負責呈現形式設計與美化布局。在開發程序上,可先打造優質紙質教材,再運用數字技術和教育技術整合數字資源并在平臺呈現,確保從內容到形式落實數字教材的職業特色。